每日更新

民生北支行依托百家网点,利用金融“微便民”帮助老年人有事可依 – 新京报

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,智能数字化服务在银行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。然而,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,使用技术的障碍是获得金融服务的障碍。弥合“数字鸿沟”正在成为银行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方面。 “虽然线上渠道日趋完善,但仅依靠数字化服务,很难全面覆盖老年客户群。”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透露。很多老年人对线上工作感到担忧,而目前线下门店的面对面服务更加安全便捷。为此,本行正利用12年区域金融经验,持续优化老年贴身服务,采取多种措施,为老年人营造便捷、安全的金融服务环境。行业观点指出社区银行分支机构至关重要打造金融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重要节点,老年人是服务的重中之重。网点的老年适宜程度,不仅关系到老年客户的利益和满意度,也关系到银行业对“养老融资”的核心描述。推动门店改造兼顾老龄化,打造安全服务环境 “我不敢用手机银行,因为怕一不小心赔钱。”民生银行各区域网点有很多像王阿姨这样的老客户,他们更喜欢线下交易。多年来,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将​​老年人作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对象,不断推进网点老年服务提升,全面提升服务便利性和安全性。该设施配备了老花镜、急救箱、紧急呼叫按钮和两人座座椅等便利设备。据悉,该行北立社区支行还试点设置了老年友好样板房,进一步树立服务标杆。在行政方面,为了减少老年人的轮候时间,我们设立了“爱心之窗”和绿色通道,为老年人提供专属的“一对一”服务。自助设备大文本界面、语音提示、手机银行语音导航、远程辅助等功能,有效降低了数字化使用门槛。针对老年、重病、残疾客户,我们还可以提供预登记、上门办理等人性化服务。目前,该行所有分行均已达到“北京银行业视障金融服务标准”,86家分行已达到“北京银行业10项便捷实惠示范柜面服务标准”。筑牢防诈骗防线,保护老年人权益’s’“钱袋”。近年来,针对老年人的非法捐赠、通讯诈骗等事件频发,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财产安全。作为金融服务的先锋,银行肩负着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的重要责任。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利用社区网点网格布局,定期与社区合作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。结合“3月15日”教育公关周、金融素养宣传月等重要里程碑,通过反诈骗微电影、现场讲座等方式,提升高层风险防范意识,逐步构建“教育+防护”二维诈骗防范体系。有分析认为,老年人和年轻人之所以更容易受骗,往往是他们的经济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的因素。因此,除了在风险教育的同时,本行还着力完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,针对退休群体和老年客户推出了针对性风险适宜的存款、理财和商业养老金产品,协调引导其投资需求,平衡资产安全与资产增值。超越金融服务,融入社区日常生活,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的社区服务不仅仅局限于金融领域。银行通过协调街道、居委会、物业管理,积极融入当地社区日常生活,开展反诈骗、假币宣传、财富堂、便民服务、北京游览、文体活动等,有效丰富了居民生活,增强了社区凝聚力。 2023年起,银行与腾讯视频《这个年轻的大聚会》合作,持续开展中老年主题文化活动,举办多场竞赛和才艺表演,取得了成功。今年6月,“以爱之名绽放”高级才艺大赛第三季在国家网球中心举行。反应热烈,三个赛季都有超过 4,000 人参与。民生银行北京分行将​​继续围绕老年客户群体需求,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和品牌建设,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质量,以实际行动推动养老融资高质量发展。文/编辑:蒋帆,校对:杨娟娟、穆湘桐